北京地坛医院

健康科普

如何摆脱“恐艾症”困扰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9-12-09 点击量:


作者:梁洪远

一、确定是真艾”还是“恐艾”

1、 “真艾”指的是真的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HIV病毒,即经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实验,确诊为HIV阳性的患者,这部分人群需要尽早开展抗病毒治疗。

2、部分人,在某种“高危行为”或疑似HIV暴露之后受到惊吓,对于感染艾滋病产生强烈恐惧,称之为“恐艾”。

经过科学检测,证实并未感染艾滋病毒,又通过疏导,恐惧感逐步消失,这种“恐艾”就仅仅是一种应激反应。

3、经反复检测证实为HIV阴性,经医生疏导仍然不能摆脱对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怀疑和恐惧,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强迫等多种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称这种“恐艾”为“恐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

4、“恐艾症”常见的表现包括精神压抑、沉默寡言、恐惧焦虑,虽经疏导仍不能缓解,进而出现失眠、心悸、出冷汗、头晕等多种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强迫症状、恐病症状甚至抑郁症状。

“恐艾症”患者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固执己见。虽经多家医院多次检测证实未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患艾滋病,仍不断求医,把自己的感觉与艾滋病的常见症状对号入座等。

5、“恐艾症”的原因是“恐艾”一方面源自早期对艾滋病的“污名化”和“恐怖化”,认为艾滋病是无药可治的绝症,因而谈“艾”色变。“恐艾”产生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由于“恐艾”者往往有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容易受到太多社会和家庭压力,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又难以启齿,使心理压力更大,无形中强化了他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此外,“恐艾症”的发生也与个体心理因素的差异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二、摆脱“恐艾症”困扰的步骤

1、从权威机构和专业人士那里获得准确而全面的艾滋病相关知识。

切忌频繁通过网络搜索来寻找答案,这样会误入歧途,适得其反。

充分了解艾滋病传播、预防和治疗知识,逐渐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的。随着以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日益普及,“恐艾”人群一定会逐步减少。

2、要相信艾滋病病毒检测的科学性,不能单纯依靠症状来自我判断病情。

在窗口期以后做了抗体或核酸检测为阴性即可完全排除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可能,完全没有必要再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实际上,艾滋病急性期的症状几乎没有特异性,和普通疾病没什么两样,而且症状并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标准,不要“对号入座”。

3、加强心理治疗,尽早摆脱对艾滋病的恐惧。

严重的“恐艾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心理治疗是必要的。实际上,越早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就越容易早日摆脱“恐艾症”的痛苦。此外,家人也应当给“恐艾症”患者以更多的关心。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对于“恐艾症”患者摆脱“恐艾”困扰是十分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