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党建工作

“你在武汉战斗,我在北京守城!”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03-16 点击量:


31岁的刘继月北京地坛医院ICU护士,哥哥是北京胸科医院的护士,目前正在武汉支援。他们的妈妈是地坛医院顺义院区一名退休医务人员,参与过2003年的非典战斗。“你在武汉战斗,我在北京守城!”当瘟神在中华大地肆虐时,两代医务人员,在疫情来临时的选择都是:逆行而上,为国抗疫!




最怕滴滴报警声



“目前病房里3个上ECMO,2个需要进行血滤,3个气切了,1个气管插管了,80岁以上的有3位患者……”北京地坛医院ICU病房收治的都是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有12个“手下”的刘继月是护理小组组长,进入隔离病房后她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与护士的技术能力综合安排护理对象。


ECMO管路、PICC管、胃管、尿管……病房里一位80多岁上了ECMO的患者身上插满了各种管路,是患者中的“重中之重”,由刘继月主要看护。这位老年患者1月31日住进ICU时,病情十分危重,血氧饱和度持续走低,辅助吸氧设备从面罩换成了无创呼吸机仍然无法维持,2月1日,进行了气管插管后,病情还是快速进展,出现了重度呼吸衰竭,2月3日上了ECMO,后来又进行了血滤治疗。



3月1日早上8:10,刘继月下夜班,两组护士正在患者床旁交接班。“滴滴,滴滴”,ECMO发出报警声,紧跟着床旁血滤机也发刺耳的“滴滴”报警声。“血氧70,血压80,40”,“不好,又抖管了”,刘继月立即通知医生,与医生一起调整ECMO转速、把呼吸机氧浓度调到100%、重新启动血滤机……患者心电监护屏幕上显示脉氧饱和度慢慢上升,指数达到了89%,危险解除了,每个人都紧张得一身汗。“所有这一系列的处置必须在1分钟内完成,否则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刘继月说,我最怕的就是“滴滴”报警声,每次都急出一身汗。


“随时都有突发状况,需要我们准确判断”,刘继月说,为了更好地镇静,给这位患者加上了肌松药,这两天,经过医生评估后决定停药观察他的呼吸情况、意识状态。停药后,由于没有完全镇静,患者有时就会出现轻微咳嗽,呼吸频率会快,这时就会出现“抖管”,ECMO就会报警,而血滤机的管路是联接在ECMO管路上,也会同时报警。在这个12人的护理小组中,有本院其他学科和外院支援的护士,平常工作有的没有接触过ECMO等设备,作为组长,刘继月每天穿梭在各个负压病房,与其他护士一起护理患者,同时指导、讲解护理要点、细节。就是在每天这样分秒必争的精心救护下,不少重症患者都开始渐渐好转,他们大多都不知道在昏迷时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



还有一位进行了气管切开的80多岁患者,也是刘继月每天巡视的重点。2月5日住院的他经过1个月的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有一天,刘继月刚走到他的病床旁,老爷子就拉住她的手,急切地想表达什么。刘继月拿来纸,握着老人手协助他写字,“我得……”,除了我得两个字,后面的字越写越凌乱。“您得喝水?”老人摇摇头,“您得回家”,老人眼睛一下子亮了,刘继月连忙鼓励:“从开始说不出话,动不了,现在您都能写字了,进步多大呀。您继续加油,恢复好了才能尽快回家。”老人点点头,朝刘继月竖起大拇指。





"你在武汉战斗,我在北京守城!”


大年初三中午,刘继月接到妈妈的电话,“刚接到通知,你哥下午4点就要去武汉了,你比他防护上有经验,赶紧打电话说说。”电话里,听出妈妈的声音的有些低落,顾不上安慰妈妈,刘继月拨通了哥哥的电话,电话接通一瞬间,想起武汉情况的未知,刘继月一下子哭了出来,哥哥说:“别哭呀,家里都指着你呢。”那时,刘继月还在护理重症流感患者,2月4日,刘继月把3岁的孩子托付给婆婆进入了隔离病房,兄妹两个,虽远隔千里却开始并肩作战,她的牵挂有孩子、有妈妈,更有远方的哥哥。



每天刘继月和在武汉的哥哥都要视频,上班的时间不同,这挤出来的合适的时间段在这特殊时期十分珍贵,“互相打气”是每天视频的主要内容。这两天,视频的内容又多了一项:“叮嘱哥哥每天给妈妈报体温。”原来前几天,妈妈和哥哥视频时表现,哥哥面色有些红,“是不是发烧了”老人开始担心了,赶紧让哥哥量体温,虽然一量体温不发烧,可妈妈却担心得一夜未睡。于是,这以后妈妈要求:“兄妹两个每天都要和她视频量体温。”从刘继月爸爸去世后,兄妹两个成为了妈妈的全部寄托,可疫情来了,这位在医院工作了三十多年的医务人员说:“国家有难,我无条件的支持两个孩子的工作。”


星月耀战场,初心代代传。病毒肆虐,但黑暗中的点点微光正逆流而上,微光成炬,终会冲破黑暗,迎接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