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党建工作

感染病急诊科:当好“哨兵” 守好“国门”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03-18 点击量:

在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担负的职责是最前沿的“哨兵岗”,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24小时值守,在众多发热人群中如何百密而无一疏,既要保护自己、同事又要时刻警惕不漏诊、不错诊,考验着他们的真功。从2020年春节至今,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全力以赴当好“哨兵”,医务人员已满负荷地战斗了50多个日夜,累计接诊发热病人3000余人。3月以来,意大利、伊朗等国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每天机场转运来的入境筛查旅客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作为“国门卫士”,他们站岗放哨、守“国门”。


“决不能漏掉一个疑似病人”


1月23日,正是北京宣布确诊了2例新冠肺炎病例的第四天,也是最紧张的时刻,此时正值流感高发季,大量发热待查患者涌入发热门诊。当天晚上,一位37岁的女患者带着6岁的孩子前来就诊,“我刚从武汉回来,没什么感觉,看到北京有确诊病例了,就想查查。”当班医生听到这些,立刻警觉起来,可这位女士没有任何症状,血象也正常,拿不准主意的当班医生第一反应就是马上向王凌航主任汇报。当听到刚从武汉回来,又敏锐地发现胸片“右下肺有淡淡的斑片状影”,王凌航果断拍板:按疑似病例收进病房,当晚收住院的3个疑似病例最终回报检测结果都是“阳性”。


疫情早期,判断病例比较困难,尺度不易拿捏,过严可能漏掉病人,扩大范围收留太多疑似病例,医院的容量又不够。正是因为医生们的火眼金睛,才没有让医院筛查出来的“第一例”溜走。


她们与病毒“面对面”

测量体温、抽血、采集鼻咽拭子、接听电话、各种登记……每天上了班的护士们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高速运转,忙得一刻不停。鼻咽拭子采集是核酸检测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一个关键步骤,可护士姐妹们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冲锋前行。


采集鼻咽拭子时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拭子从鼻孔插入鼻腔直到鼻咽部的最深处,这项操作要求采样护士胆大心细,采集要准确又要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采集时除了要按要求做好操作,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采集时患者会情不自禁地反射性咳嗽,由此产生的飞沫带着病毒会在空气中扩散,给护士增加感染的危险。遇到一些年龄小的患者不配合,哭闹不止、躲闪,采集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穿着厚重防护服的护士们经常急得一身汗。“宝贝,阿姨给你挖个大鼻涕,把大鼻涕擦干净了咱们就回家,买好吃的。来,家长您把宝宝抱住”一个护士牢牢固定孩子的头部,操作护士用咽拭子快速的取标本,两名护士相互配合顺利地把标本采集好,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感染病急诊上演着。


有一次,姜萌萌护士为一位患者取鼻咽拭子,患者自身比较敏感,怎么劝慰都不能很好地配合,萌萌护士就对她说:“你尽量放松,憋住气,实在不行就拉着我的胳膊。”患者一听就用手紧紧攥住萌萌的胳膊,萌萌赶快为她采样。咽拭子要下到鼻咽的最深处,会刺激患者咳嗽,剧烈的咳嗽会引起呕吐,这个情况是比较少见的,但偏偏就发生在这位患者的身上,当咽拭子拔出后,患者猛烈地咳嗽,咳嗽还没结束又引起呕吐,萌萌护士见状赶快处理好咽拭子,马上安抚患者为她清理因呕吐弄脏的衣服。呕吐物喷洒的到处都是,“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患者满脸的羞愧,萌萌一边儿轻声安慰她,一边儿叫来保洁师傅处理污物、消毒,保证采样环境的安全。


隔离衣隔不开医患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作为疫情防控第一道关卡的发热门诊,面临的风险挑战、工作难度都很大,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医护人员还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情绪安抚、生活照顾。


有一天机场送来一位刚果小伙儿来排查,接诊的李丽医生耐心地询问小伙子的病情,根据他的情况开具了相关的化验及检查,可是小伙子又是摆手又是摇头的,拿出电话开始打电话,电话接通后,他把电话递给了李丽医生,原来小伙子身上已经没有钱了,小伙子想让李医生加他朋友的微信把钱转过来再交费,李丽医生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过了一会儿,小伙子的朋友转来了三百块钱,可交费的时候还是差了一点,李丽医生说“就这样吧,小伙子只身在外,不容易,剩下的我来付。核酸检测后排除新冠肺炎时已是半夜23:00了,护士还帮他用滴滴叫了车直接送他到机场。小伙子离开的时候非常感动,和在场的每位医护人员一一道别,周围就诊的患者及家属也都竖起了大拇指。


24小时坚守 组成第一道坚固防线

“守好医院的第一道防线”,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从1月23日(腊月二十九),王凌航主任就在办公室支了折叠床,一直坚守在医院里。作为科主任,王凌航的工作千头万绪,年轻同志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考验,难免心里有些恐慌,除了以身作则,心理疏导工作也没少做。作为传染病专家,在健康科普宣传的“战场”上,基层单位督导工作现场中,院内会诊、危重症患者查房讨论中,到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杨松大夫59岁了,可一直坚守在一线,早期人手不够时还上夜班。李蔚莉医生也快50岁了,平常身体不太好,经常心率快,疫情来了,这位大家口中的“李大姐”勇挑重担,没有一句怨言。呼吸科的汤艳芬来感染急诊支援时,上的第一个夜班是和李蔚莉搭班,她说:“一看是和李大姐搭班,心一下子踏实下来。


护士长梁再燕,是在一线工作时间最长的护士长。疫情来之前不久,梁再燕刚做了手术,没休几天就上岗了,护士谁生病、有事她就直接顶上去,后来疫情紧张后,梁再燕直接给自己派了一线班。护理部主任急了,吼她:“你干嘛不找我要人?”让她休息,她总说,我在这里,护士们心里就踏实。安翔凤家里有两个孩子、胡汉英的儿子小土豆得了肺炎住在儿童医院可她们根本顾不上照料孩子。杨博的老父亲要定期去医院复诊,两个孩子也是她心中的牵挂,每次她都用电话指挥家属:“明天带老爹去复查,后天带老大去打针”,短短的指令,没了往日细细的叮嘱。感染急诊最年轻的护士就是张然了,90后的美小护,换下防护服她是科室所有人呵护的小妹妹,穿上防护服她就是沉稳的白衣天使,分诊、采集标本样样精通。姜萌萌是感急的中坚力量,萌萌以前没有在感染科工作过,入科后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工作中认真负责是出了名的。王春华是从供应室来感急支援的护士,来了之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春华的爱人也是医院的职工,虽说两个人在同一家医院但是基本上见不到面,只能用手机相互问候。刘彬彬来自五官科,克服了专业的限制,快速进入角色,工作时永远冲在前头。别看刘秋娟小小的身材,身体里好像储存了大大的能量。陈文燕来自外科,也是个年轻的护士,受了委屈会掉眼泪,让人看了好想抱抱她,可你还没来得及伸出手去安慰她,她已经擦干眼泪又投入到工作中去了。这就是我们团结友爱的感急护士团队。


这次疫情,地坛医院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开展病毒核酸检测的单位,实验室就设在感染病急诊实验室。因为预感到疫情有蔓延趋势,杨思园和于凤婷都主动退掉回家过年的车票,坚守在实验室。2月6日,医院取得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确认诊断权,由感染病急诊科杨思园、于凤婷、汤玉霞和检验科的同志组成的核酸检测小组至今连续奋战。


主动请缨,他们火速支援

春节前正值流感高发期,感染病急诊原来人手就不足,新冠肺炎疫情来了更是雪上加霜。“张主任,我是李桐,我申请去感染病急诊支援,我在感染中心各科室都工作过,熟悉防控流程,熟悉……,请您考虑我去!”经过护理部慎重权衡,李桐如愿以偿。许多同志都纷纷主动请缨支援,在医务处、护理部的调配下,门急诊中心医生常宇飞、汤艳芬、刘京鹤、谭志勇、王卉、刘立楠,护士李桐、王春华、杨铮、刘秋娟、陈文燕、刘彬彬等先后陆续到岗,加入到感染病急诊科大家庭。


3月初,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刚刚见到曙光,意大利、伊朗等海外国家呈现扩散态势,由机场转运来的入境旅客筛查每天都有近百人,林毅军、蒋煜、赵昌松、李旭瑜、郑迪、刘海燕、任雯雯、徐文晶、鹿星梦、徐琍、王迪、陆心悦、宋佳颖、李红、赵子淳、陶娜、吕思锦、杨昆等医护人员又先后火速赶来支援。“坚守国门,不漏诊一个”,感染病急诊科又投入到新一阶段的战斗中。


“发热门诊是抗击疫情的‘桥头堡’,必须守住。我们会坚持到最后,直到疫情最终取得胜利。”这是疫情面前,感染病急诊科医护人员无声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