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0-08-03 点击量:

“56天连续无本地新增,北京再现确诊病例!”。6月11日,北京继 50 多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后,疫情警报再次拉响,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的突然爆发让全市的防控形势陡然紧张。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地坛医院作为全市唯一一家承担此次医疗救治任务的医院,医院党委再一次吹响冲锋号,全院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奔赴“抗疫”一线。


党的战斗堡垒筑在疫情最前线


疫情再次来临,全院面对又一次大考,在院党委领导统筹下,上下一盘棋,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的开展。如紧急部署整体收治工作,腾空应急病区、腾挪病房、统一部署医生、护理团队、应急保障科室同步进行;又如要求24小时之内腾空医院,全部用于收治新冠患者,两个院区立即部署、协调、筹备,越来越多新鲜的血液涌入抗疫一线。医院先后成立应急病房13个,分院新组建科室3个,疫情防控工作急而不乱的推进。


为进一步全力做好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医院党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哪里有疫情,支部就建在哪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根据临时病房和新组建科室的情况,本着支部建在科室上的原则,院党委成立应急病区临时党支部 13 个,分院新组建科室临时党支部 3 个,每个临时党支部都任命了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同时为了更好发挥兄弟医院支援的力量,还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设立了外援支部书记和委员。为更好筑牢疫情一线的战斗堡垒,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老支部书记支持帮助临时支部书记开展工作。


在应急区的入口,有一面鲜红的党旗,每当看到她,大家就会说“朝着党旗的方向走就对了”、“有党在指引我们,找得到前进方向”。


“收到,一定支持!”、“坚决落实”,临时党支部成立的第一天,支部书记群里慷慨激昂的表态,像一剂强心剂,进一步增强了做好疫情救治、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信心和决心。


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并不临时


“虽然我们是临时党支部,但是作用不能临时!”,临时党支部成立后,面对科室人员来自内、外、妇、儿等不同科室,有的同志参加过第一轮疫情救治,有的同志是初上战场,还有兄弟医院支援的同事等多元化特点,支部书记立即组织召开了临时支部大会,向大家传达临时支部的职责和成立的重要意义,鼓舞全体党员带领职工坚定取得“抗疫”胜利的信心,按照国务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此次疫情救治工作。


支部书记不仅要及时传达党委决策部署,起到联动整个科室的作用,统筹协调医、护、外援等不同学习背景的职工,实现信息通畅,还要做好关心关爱职工的工作。临时党支部自成立第一天起,始终保持每日监测报告制度,每天监测科室人员身体健康情况,同时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建立支部微信群等不同形式,关注科室职工的心里状况和家庭困难,关心关爱职工,提升科室战斗力。


很多医护人员都是第一次参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救治工作,部分年轻的队员会有些许的担心、犹豫,医院党委和临时党支部进行了悉心疏导,引导每位参与疫情救治的人员正确面对,尤其对于家庭有困难的员工进行安抚、照顾,让科室所有成员在思想上没有后顾之忧。


分院新组建的三个科室负责转移患者的救治任务,在保证危重患者医疗安全的前提下还要进行全科战略大转移,面对新环境、物资和设备需要准备、调试等诸多困难,科主任、临时支部书记带领大家在新的“战场”加班加点的摸索磨合,以最快的时间就捋顺了工作流程,所有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


临时党支部不仅带领大家学新精神,领新任务,更让大家有了新干劲,成为凝聚团队力量、激发工作潜能的坚强战斗堡垒。


关键时刻彰显共产党员先锋本色


本次疫情来得急,患者收治较为集中,工作时间长,新组建的临时应急病房医护人员相对不熟悉,需要磨合,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也不同,需要统一。关键时刻科主任、党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党员带头引领,使全体职工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疫情当中。


大多数临时支部书记还是科主任,是整个科室的“定心丸”,负责患者的全面收治工作。他们不仅要统筹协调科室整体工作,了解掌握每一位患者的情况,帮助科室人员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还要对新上一线的医护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新冠知识培训,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做好自我防护,尤其在病人集中收治的时候,他们基本没有休息。如应急五病区主任、临时支部书记徐艳俐,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她经受住了考验,但在对女儿的关心照顾上却是“不合格”的,没有一天能照顾女儿准备高考,虽嘴上不说,但同事们都能感受到,她眼里含着浓浓的牵挂。


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是关键,年资高、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们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有的护士长还兼任了临时支部书记,不仅认真监督每个人穿脱防护服,有问题马上指出,还身先士卒,几乎每天带头进病区参与查房与护理工作,带领护士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熟悉工作。


还有非常多的普通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普通职工和外援医务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他们像螺丝钉,默默奉献、坚持不懈,也像一名战士,不惧危险、勇往直前。如赵欢作为北京中医医院支援地坛的一名队员、普通党员,进驻地坛医院的第一天,在没有排班的情况下主动来到病区,在清洁区帮助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记录病人病情,在呼叫器中回应患者需求,协助领取医疗物资,准备药品、餐食等等,整整忙了12个小时,第二天依然正常上班,紧接着是长达12个小时的夜班……丝毫看不出这是一个体重只有90斤的柔弱的姑娘。


大家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鼓劲,即使天气炎热、防护服厚重,工作辛苦,但是心里很甜,每个人都很从容。


在疫情一线,正是有每一位临危不惧、勇于奉献的医务人员,有每一个凝聚力量、奋勇争先的基层党组织,大家携手前进,团结抗疫,才为患者筑起了坚强的守护堡垒,让大家在抗击疫情的路上更有信念、更有力量、更有成效,让党对患者的关心关怀和人民至上的理念永远飘在百姓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