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鸽子蛋”结石 为何专家看了直蹙眉
一颗如“鸽子蛋”大小的巨型结石裹挟着塑料支架硬生生的卡在胆道内,长友(化名)的这颗4公分胆管结石让经验丰富的地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坪看了都直蹙眉。最终,李坪团队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ERCP),成功取出结石,结束了长友长达5年的痛苦。说起结石,长友有一肚子苦水可倒。这些年,长友深受胆管结石所扰,究其原因,竟是一个未按医嘱及时取出的支架所导致。
早在2016年,长友就因肝硬化和胆管结石千里迢迢来到地坛医院就诊。在消化内科,医生发现长友当时因胆道结石而出现胆道梗阻,但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及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不具备取石条件,所以为他临时放置了一个塑料支架,缓解梗阻,消除黄疸和化脓性胆管炎。“3-6个月后一定要来复查!待肝功能好转及全身状态好转后,就取出支架并进行取石手术。”听到医生的叮嘱,长友点点头,可是却没有照做。半年后,不太富裕的长友打了退堂鼓,“不就是一个小小的支架么,说不定哪天就被身体吸收了。”抱着这样侥幸的错误想法,本来几个月就该取出的塑料支架在长友体内一呆就是5年,也因此形成了许多新的结石。
对此,地坛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居龙介绍到,“放置塑料支架只是为了临时救命,缓解梗阻。对于良性梗阻患者,一般3-6个月待出血情况稳定后,需要来医院取出支架,再碎石取石。”支架不能放置时间太长,因为支架是一个异物,不是身体一部分,也不能被身体组织吸收。如果长时间不取,就会像长友一样,形成新的结石。
随着长友体内支架放置时间的变长,周围“淤积”的结石也随之增多。这些小结石逐渐聚集成一颗如“鸽子蛋”般大小的罕见结石,它就像埋伏在长友身体里的“炸弹”,时不时炸一下。
这次长友因持续7个月的腹痛、胆道感染造成的高热、肝脓肿以及黄疸才又来到地坛医院消化内科寻求帮助,医生发现长友的胆管结石已经达到3-4公分。李坪告诉我们,因为胆管非常细,绝大部分胆管结石都在1公分以内,1.5公分已经算大型结石了,长友这个结石“简直就像‘鸽子蛋’一样大。”
经过与长友及其家人充分沟通,李坪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采用ERCP技术取出长友的胆管结石。虽然ERCP在地坛医院已开展多年,但是针对长友的手术,还是具有不小的风险。一方面考虑结石巨大,如果结石卡在胆道,一旦微创手段无法直接取出,就需要进行开腹手术;另一方面因为长友是一名肝硬化患者,所以不得不考虑术中出现静脉曲张出血的情况,对此,李坪一直准备着一根胃镜,以备不时之需。
手术在李坪和胡居龙的“操刀”以及护士们的密切配合下如期开始了。术中,李坪将一端带有摄像头的柔软管子(十二指肠镜)伸进长友口中,经过食道、胃到达十二指肠,找到胆汁的出口(十二指肠乳头),将导丝伸进胆总管,切开扩张后,再伸入一个取石网篮进行碎石和取石。
取石过程的确如李坪预料的那样艰辛,因为这颗“鸽子蛋”结石不仅巨大而且坚硬无比。经过反复多次的拉拽碎石,“啪”的一下,“取石网篮断了!”李坪只能将断裂的网篮拉出,再顺入一根新的取石网篮继续操作。胡居龙告诉我们,“在拉拽取石的过程中,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生拉硬拽,而是需要动作轻柔但精准迅速,才能即不破坏胆道又准确取石。”慢工出细活儿,李坪和胡居龙经过一个多小时反复拉拽、抓取碎石,才一点点将长友胆道内的巨大结石彻底击碎并清理干净,那个困扰长友多年的塑料支架也随之一同被取出。
手术顺利完成,结石被彻底“消灭”干净,也没有出现术中出血,术后经过4天的康复治疗,长友顺利出院。地坛医院消化内科通过ERCP微创技术,以最小的代价解决了长友的结石顽疾,并极大改善了他远期的生活质量。看到折磨了长友这么多年的胆管结石被取出,睡眠、饮食渐渐恢复,压在家人心头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下了,不断称赞李坪主任及消化内科医护团队“服务态度好,技术高明”。
上一篇: 护士节 为她们点赞
下一篇: 这个护士节过得别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