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健康科普

勿忘戴口罩,保持“一米线”!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1-07-15 点击量:

作者:吴淑云

目前,全球疫情仍呈扩散蔓延态势,国内局部地区有确诊病例报告,需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提醒民众需严格遵守防疫基本准则,继续增强防护意识,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疫情期间,病毒无孔不入,为做好疫情防护,正确佩戴口罩、遵守一米线等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成为当季最安全的见面姿势。无论你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岗位上,请主动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距离不仅产生美,更会保障健康。

为什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中,一再强调要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大家都知道,在疫情防控中,我们始终强调要保持社交距离。

首先,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研究表明,在重力的作用下飞沫从人体口鼻排出到落地的水平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导致感染的风险,所以建议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至少要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疾控中心等权威公共卫生机构均将保持社交距离作为公众防控新冠肺炎的重要公共卫生举措。

当然,1米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研究已证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这种含有病毒的小颗粒可以在室内环境扩散到更远的距离。因此,在有足够空间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保持的距离越远,风险就越低。发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研究文章显示,当保持1米以上距离时,传播风险降低82%。

因此,在室内、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与此同时还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等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目前新冠疫苗已开始接种,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可能达到100%,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后也仍应继续做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

一米有多远?也许刚好就是从疾病到健康的距离

疫情之下,切勿放松警惕以下场合中请注意保持一米距离

疫情之下保持安全距离既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