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专家齐聚地坛:DRG支付改革有哪些变化?未来如何实现共赢?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2021年8月11日,北京地坛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医学系联合举办了国家医保CHS-DRG支付方式改革暨医院精细化管理论坛,论坛由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陈效友主持,党委书记陈航、院长金荣华分别进行了致辞。论坛邀请到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郑杰主任、程超主任科员对CHS-DRG付费改革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金昌晓书记进行了DRG与医院精细化管理经验分享。
举办该论坛旨在更好落实DRG付费工作,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进DRG医保支付改革的落地与实施。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设在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胸科医院分别设立了ZOOM线上分会场,北京地坛医院医务处、病案统计科、医工处、药学部、财务处、物价办、各临床医技科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骨干人员参加了主会场会议。
陈航书记首先对三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医院对北京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多年来给予的关怀与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肯定了医疗保险在医院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表示,DRG支付方式改革必将给医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金荣华院长表示,无论是医疗体制改革还是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终的目标都是改善患者的结局,改善人群的健康,增强患者对服务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尽量少花钱。要学会运用DRGs这个有力武器促进学科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结局,同时降低患者的费用,回到医学的初心“给予病人希望,促进他们的健康与幸福”。
郑杰主任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十个问题的自问自答,回顾了医疗保险近二十年的成长与改革历程,从宏观角度阐释了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意义所在——推动临床标准化,有效引导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医疗回归质量,真正兑现医务人员的价值。他表示,DRG支付实现了医疗保险由后付制向预付制的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
程超老师主要从DRG基本原理、形成过程、具体政策等实际操作层面对DRG支付方式改革进行了详细解读与答疑,指导医院做好改革落地前的准备工作。
金昌晓书记作为北京DRGs首批试点的先行者,从医疗质量“标准化”、医疗技术“路径化”、服务流程“精准化”等方面进行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分享,他提醒大家注意纠正流程缺陷,克服协作障碍,提高效率,专家集体共识,诊疗变异监测,提升医疗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问题,最终实现“医、保、患”三方共赢。
会议最后,陈效友副院长代表医院感谢三位嘉宾的分享并表示通过三位嘉宾的讲解,大家对医保DRG支付方式改革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北京地坛医院将更有信心做好DRG支付方式改革的落地工作,做好高质量的传染病特色医院建设。
据了解,2021年,北京地坛医院成为DRG付费试点医院,工作重心从过去单纯的药品材料监控,逐步转移到DRG按病种分组的费用监控上。为了实现医保数据的动态监控,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医保办于2021年2月建立了 “DRGs医疗服务监测与管理系统”,实现了费用的实时监控与分析。随后,为了让临床医生尽快了解DRG ,医保办组织了多场集中培训,以及针对科室的一对一培训,从规范疾病诊断开始,规范临床路径,进而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的模拟入组情况。同时,医保办每月将出院病历进行入组情况及费用盈亏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临床科室,针对普遍存在的疑问,医保办进行分类归纳,及时反馈医保中心,持续做好DGR付费工作。
上一篇: 以赛促学 这场比赛考验医生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