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工作动态

地坛医院隔离病房里的“超人”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2-06-08 点击量:

面对新冠肺炎,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医疗救治工作的有力保证。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医生在新冠患者救治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推着床旁超声机穿梭在新冠隔离病房,充分发挥了超声检查灵活便捷、可重复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救治赢得了时间。


“您好,我来给您做检查!”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手里拿着探头,眼睛紧盯着屏幕……每天推送着超声机,穿着厚重的防护服穿梭于隔离病房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是超声科医生的工作日常。“还能把机器推到床边做,真的是太方便了,你们辛苦了!”隔离病房里也总能听到这样的感谢。“对于肺部炎症改变,超声可以作为CT等影像检查的补充。同时,一些老年患者还伴有基础性疾病,超声检查更能突显出它的作用。” 超声科医生被形象地称为隔离病房里的“轻骑兵”,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主任张瑶说,“超声医生是临床的‘一双眼’,我们的任务就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有时候,为了帮助患者摆好体位,超声检查需要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危险不言而喻,可大家想的只是准确诊断救治患者是我们的责任”。


除了日常工作,突发情况也时有发生。五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半夜电话铃声响起,超声科医生王雪梅迅速拿起电话,原来是一名孕妇可能要临产,必须第一时间就位,一刻不敢耽误,她推着机器走进病房,熟练打开了机器,同时和孕妇做了简单的沟通和安慰,了解到这是一位二胎妈妈,虽然头胎是顺产分娩,但因为感染了新冠病毒,孕妇有点焦虑,所以超声检查时,王大夫还详细地告诉她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让孕妇紧张情绪放松了很多。


还有一天,应急区一位患者需要马上进行心包穿刺,需要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科潘国栋大夫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病房,迅速评估患者心脏超声情况,在床旁一圈机器、一堆管子,见缝插针地配合临床医生一起为患者做了心包引流和胸腔引流。


也许他们不完全是患者心里的医生,但他们同样是冲在疫情一线的白衣战士!只要临床需要,他们穿着厚重的隔离服,透过朦胧的护目镜,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检查任务。由于护目镜会起雾,他们必须睁大眼睛透过雾层观察图像,平时也许几分钟就能操作完成的检查,在隔离病房里花费的时间及精力往往是几倍的增加。ICU病房重症患者周围有很多监护仪器和各种输液管及引流管,他们见缝插针,全身扭曲,累到腰酸背痛,大汗淋漓,更是练就了反手拿探头的能力。


4月22日,面对本轮本土疫情入院患者的迅速增长,需要增加人员进入应急区,超声科所有人都积极踊跃报名、积极应战。若有召、召必战!北京地坛医院与新冠病毒的“较量”已经持续了800多个日夜,超声科医生也一直坚守在一线,隔离病房里超声波发射出的是无私奉献的乐章,更是爱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