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工作动态

战疫日记 | 每一份坚守,都是赢得胜利的曙光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2-06-15 点击量:

讲述人:心内科主任医师韩晓涛


又一轮3周的应急工作结束了,跟前几次一样,我在隔离病房的角色是“应急二线”,14个应急区,每个区设有2名“应急二线”,所有二线轮流当“值班二线”。


在这过去的20多天里,我就像一个习惯了战场的战士听到了军号的召唤一样,每天一早5点准时醒来,摸出手机,点亮屏幕,铺天盖地的工作群消息立刻让我血脉偾张。晚上收治了多少患者;合不合并高危因素;每个患者病情变化是什么……一条一条的群消息红点逐个点开,将信息归纳、数据汇总、上传工作群。这个场景是每一个应急二线每天早上打响的“首场战役”。


每天7:20,我都会准时来到应急区,第一项工作是检查夜班医生“每日交班表”,进行查缺补漏,应急区的“每日交班表”及时准确无误的更新非常关键,这里最能体现二线的管理能力:掌控全局、把握细节。


查房,是每天的重点环节,新冠确诊病房是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在这里查房,需要更加的谨慎和仔细,院感防控“安全弦”时刻需要紧绷着,丝毫不能放松。我所在的病区有6个外援医生,他们初次进病房难免会紧张,必须由我们二线带着,帮助其检查防护服穿戴、熟悉病房格局、掌握新冠患者情况等工作流程。下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核酸及相关检查出结果后,更新每日交班,拟定可出院患者,校对出院三联单,提交需会诊患者资料,检查病历质量、做好完整记录。


以上就是应急二线最普通的工作,没有感人肺腑、没有曲折离奇、没有惊心动魄,我们每天处理的都是各种繁杂琐碎的事情。


这次在应急区工作期间,我赶上了4月22日这波儿本土疫情“入院潮”,值班二线每天接到的患者转运单少则20多例,多达50例,我们要依据患者来源、病历摘要资料及病区床位分布、医护专业配置,进行分门别类收治,忙碌但有条不紊。保证我们二线值班能够做到忙碌但有条不紊,离不开二线们之间的默契配合与互助,以及科主任对二线工作的支持。


值班二线交接班时都把剩余可收治床位做好表格,一目了然交接给下一班,并分享自己班上经验。各区不值班的应急二线也是实时将床位动态,微信发给值班二线。有一次,我下二线班那天,接我班的是李炜,“涛姐,你辛苦了,交完班早点回酒店休息”,殊不知他接下来更辛苦。虽然整个班儿上下来,黑眼圈眼袋几乎要掉到下巴了。但应急二线们独当一面、坚韧不拔、团结、友爱、乐于奉献的精神,每一天都感动着我。


“值班二线是应急区核心的灵魂人物”,陈效友副院长这句话是对二线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们应急二线大夫的莫大鼓励。在应急区,每个岗位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重要的是明确职责,什么事情由什么部门或人员来办;按照什么标准去办;什么时间完成;结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或取得什么经验。这是我担任应急二线体会最深之处。


在北京地坛医院隔离病房,由医疗、护理、院感、后勤、行政以及外援医护人员组成的数百名医务工作者,每天都以“满格”的电量与时间赛跑,与疫情战斗。不仅我们医者,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默默坚守与奉献。每一份坚守,都是一道温暖的光,都是赢得胜利的曙光,我们一定能够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也一定能够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