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 九载生死相托 地坛医院医护团队守护肝硬化患者生命之光
一个不起眼的纸条、一句句真情“告白”、一封诉说感谢的信笺,如春风化雨沐心田。那些未曾说出口的话语,化作笔尖流淌的真情,承载着无声的感谢。我们推出【见字如面】栏目,将一封封信件、一句句祝福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在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第九个年头,刘阿姨(化名)多了一些特殊的“家人”——国际医疗部的段雪飞主任和她带领的医护团队。九年来,刘阿姨多次在与死神搏斗的生死边缘,但医护人员始终坚守、精准施治,一次次驱散阴霾,让希望之光重新照进刘阿姨的世界。这份生死守护,家属看在眼里,写下了千字感谢信,字里行间流淌着对医护人员九年如一日救治的深重情意。
九年生死考验 医者仁心铸就生命防线
地坛医院国际医疗部长期致力于肝病合并内科疾病的综合治疗,其“主诊医师负责制”和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复杂病例提供精准诊疗方案。段雪飞主任带领的团队更以“大医精诚”为信念,将患者视为“生命托付的家人”。
九年,三千多个日夜的生命守望。奇迹背后,是医者和患者家庭共同奔赴的圆满。“九年来,地坛医院早已成为我们的‘避风港’。”家属在信中写道,“你们用责任与爱心照亮了患者前行的路。”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医护团队的褒奖,更是对“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解。地坛医院国际医疗部的医护人员用九年时光践行医者誓言,为无数家庭托起生命的希望。
致地坛医院国际医疗部医护人员的感谢信
北京地坛医院领导及全体医护人员:
您们好!
我们是患者刘XX的家属。我的老伴因肝硬化在贵院治疗已逾九年,期间历经多次生死考验,是段雪飞主任及住院部国际医疗部全体医护人员的专业救治与无私付出,才让她一次次转危为安。在此,我们怀着最诚挚的感恩之情,写下这封信,向贵院及所有曾为我老伴倾注心血的医护人员表达由衷的感谢!
老伴患病的这些年,每一次病情反复都牵动着全家人的心。尤其2024年7月突发严重腹腔感染时,她的生命体征一度濒临崩溃。危急时刻,段雪飞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迅速制定治疗方案,特别是主治大夫高丽丽实时关注调整用药,并耐心向我们解释病情进展与相应的治疗情况,用坚定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稳住了我们全家的慌乱。科室医护团队更是轮班值守,不厌其烦地为她监测体征、处理并发症,甚至在深夜仍轻声安抚她的焦虑。那段日子,我们亲眼见证了什么是医者的仁心仁术——你们不仅是救治身体的医生,更是守护患者与家属心灵的支柱。
2025年3月,我老伴因肝昏迷再度入院,情况比以往更加凶险。面对复杂的病情,段主任带领团队反复会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寻找突破点。主治大夫李洪杰在出完门诊后还会特意回到病房来查看她的情况,叮嘱家属用药的调整。护士们除了耐心温柔的每日例行医护以外,不厌其烦地应答着每一个小小的问题,细致入微,记得老伴意识逐渐清醒后,准确地认出每一位护士,那一刻,我们非常激动。是你们用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关怀,将她从生死边缘拉回也让我们明白:医学的温度,就藏在医护人员日以继夜的不放弃里。
九年来,地坛医院早已成为我们心中最信赖的“避风港”,我们深深感受到贵院“生命至上”的信念,你们用行动诠释了何谓“大医精诚”,何谓“白衣天使”。我们想再次向段雪飞主任、张亦瑾、高学松、高丽丽、李洪杰、刘楠、刘亚平、高萍等大夫和住院部、国际医疗部全体护理人员,以及贵院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工作者表达感谢之情,感谢你们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用责任与爱心照亮患者前行的路。愿地坛医院在医学领域再创佳绩,愿所有医护人员身体健康、万事顺遂!
下一篇: 2025年全国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