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健康科普

高血压患者服药的常见十大误区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5-05-19 点击量: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World Hypertension Day),由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发起,旨在提高全球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和防治意识。高血压就像一个"隐形"的健康警报,初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在中国,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最终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世界高血压日提醒大家: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科学管理血压,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导致城乡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坚持正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血压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了解高血压治疗,我们就一些常见误区进行解答。 


NO.1 凭感觉用药,根据症状判断血压高低

有的患者认为只要没有不适症状,高血压就不用治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血压高低与症状轻重因人而异,高血压无症状不等于无伤害,有的人血压高但无明显感觉,可能突发出血性脑卒中才就诊,所以不能单凭症状判断血压高低,高血压防治需要定期检测血压,无症状也需规律服药。

NO.2 血压正常就停药

服药后血压降至正常,不代表高血压已治愈,停药或间断服药影响血压稳定。原发性高血压无法完全治愈,需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血压。

NO.3 拒绝药物治疗

很多年轻患者诊断高血压后,担心降压药会产生“耐药性”,认为人年轻目前症状不重就不需用药。这是错误的观念,依据医嘱服用降压药不必担心耐药性,医生会根据治疗情况做出必要调整。我们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病人与医院、家庭密切配合。

NO.4 单纯依靠药物,忽视改善生活方式

部分患者认为,得了高血压后只要坚持长期、规律服药就万事大吉。高血压药物治疗是建立在良好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两者需相互配合。

NO.5 只服药,不问疗效

部分患者认为只要服药就可以忽视自己的血压值,不定期测量血压,这种做法不能保证血压长期平稳达标。自测血压十分重要,了解自己的血压值是控制血压的决定性因素。

NO.6 不遵医嘱,自行购药服用

有的患者不照医嘱服药,而是偏信广告推荐用药,或者照搬亲戚朋友的降压药为己所用,这些做法是盲目的,不安全的。高血压的治疗应坚持个体化,针对病人的个人情况制定降压方案。

NO.7 迷信“灵丹妙药、祖传秘方”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一经确诊,绝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终生坚持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

NO.8 相信保健品、保健仪器等降压作用

实际上,保健品及降压器材如降压枕头、手表、帽子、鞋垫等,大多不具备明确的降压作用,有的即使有降压效果也十分有限,无法达到治疗目标。

NO.9 误认为血压降得越快、越低越好

有些患者认为血压高了,降压应该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其实不然,一般来讲,降压治疗要遵循缓慢、平稳原则,对于无临床合并症、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建议在4周内实现血压达标。如果血压下降过快、过低,易发生缺血性事件,甚至并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

NO.10 过分关注血压数值

部分患者对自己的血压过分关注,测血压过频,频繁调整降压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


控制血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所以千万别灰心,规范的治疗与良好生活方式相结合,把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一样可以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