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健康科普

什么是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19-07-29 点击量:


作者:吴淑云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命质量认识的提高,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针对于家族多发病、自身体质方面的健康问题的深度体检成为固定年度计划。花了很多钱,拿到健康体检报告单,看到大多数数据却不知所云,有的体检中心只管体检,出报告,别的讲不明白,建议到医院看病。医院又只认同相同级别医院的化验、物理检查报告单。自我感觉没病,只是化验指标不正常,想让医院的专家解释,造成花钱挂号,花时间排队等候,几分钟诊疗结束,也没闹清所以然,看个“病”,憋了一肚子火,还不知道冲谁发。所以,平时看一些专业医疗知识,对一些医学化验、物理检查报告,有个科学的了解。即使化验指标不太正常,采用科学的饮食、运动就能矫正。或者什么时候该到医院进行诊室间咨询,不会耽搁病情进程,有个合理的掌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辈以植物蛋白、主食为主,体力活动量较大,脂肪肝、高血脂、高血糖很少发生。现在的人们有肉蛋奶类、奶油蛋糕面包饮食为主,多从事办公室脑力劳动,运动量、室外活动时间严重不足,各种富贵病会接踵而来。预防疾病从定期体检,发现异常及时纠正开始。了解一些医学常识是必备技能。

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原因

1、颈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原因是:①管腔狭窄致缺血;②斑块成份脱落致栓塞。

2、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颈动脉位置表浅且运动较少,故此处的粥样斑块比较容易检测。

3、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两种类型:

(1)稳定型,不容易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不易产生严重后果;

(2)不稳定型,即使狭窄不太严重,产生有症状栓塞或颈动脉闭塞的危险性也较高。 斑块不稳定性是指:①斑块的成份易于脱落致远端血管栓塞;②斑块的结构不稳定易于在短期内急速进展导致管腔堵塞,如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

4、斑块不稳定性可能的原因 :

(1)脂质代谢紊乱

血液中高浓度的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可能通过破裂的斑块表面或通过直接的渗入进入斑块内部,增加斑块内部脂质成份的比例,致使斑块不稳定化。低密度脂蛋(LDL)可通过氧化、糖化等损伤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发动和维持血管壁的炎症反应使动脉粥样硬化得以发展。

(2)介入治疗

机械性的作用可以造成斑块的破溃及远端血管的栓塞,人为导致斑块的不稳定化。扩张本身的挤压力致使斑块破裂成份外释,外释成份的量与挤压程度及强度呈正相关。

(3)高血压

较高的血压更容易使斑块所处的血管发生扩张或痉挛,使斑块经常受到这种因血管壁变形而出现的扭转或挤压力,长时间的受力使斑块不稳定化。脉压是导致斑块表面溃疡较强的独立因素。

(4) 感染

(5)与炎症有关的因子

①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作为炎症过程中最具标志性的因子,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极具敏感性的检测指标

②脂蛋白有可能通过发动及维持动脉壁炎症反应促进斑块的发展,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单核细胞具有趋化性,能上调内皮细胞产生单核细胞刺激因子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炎症可诱导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进一步加重斑块炎症过程 。

二、不稳定性斑块的治疗

1、消除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肾病患者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糖尿病控制好血糖;血脂异常者降脂。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多吃蔬果、豆、奶、谷物,减少脂类、蛋白食物量。控制体重,锻炼身体、劳逸结合、限酒戒烟。

3、药物治疗: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预防微血栓的形成的形成。

4、手术:支架或内膜剥脱。

(1)血管狭窄50%以下可无症状,通过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控制病情。每半年复查血管超声了解狭窄程度。

(2)血管狭窄50-70%根据颈动脉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引起的症状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

(3)血管狭窄70%以上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容易导致脑梗,要手术治疗,术后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5、随访:定期检查、预防栓塞。

进行运动、饮食控制;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按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