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工作动态

2025年感染病理学盛会:新技术研讨与读片会共促学科发展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5-04-15 点击量:

近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医防融合数字影像联盟感染病理学新技术研讨会暨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第二次读片会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多功能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北京)医防融合数字影像联盟暨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承办。

北京地坛医院党委潘峰书记致开幕辞,他讲到感染性疾病始终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从新发、突发传染病到慢性感染性疾病的诊疗,病理学始终是诊断的金标准,也是临床与科研的重要桥梁。随着分子病理学和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感染病理学领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潘峰提出多个问题:技术革新如何快速转化为临床价值?如何以病理为纽带,串联起病原学、免疫学和诊疗学的闭环?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破解疑难病例病理机制?希望与会专家及同仁共同探索,积极参与,畅所欲言,碰撞思想的火花。面对复杂多变的感染性疾病,唯有加强学术交流,共同享受技术成果,深化相互之间的合作,才能推动学科不断向前发展。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地坛医院常务副院长陈效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刘红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病理科主任陈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主任车南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裴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陈文、广州金域感染中心刘菲菲博士、北京地坛医院病理科主任孙磊分别进行学术讲座,主题涵盖:结核病诊治研究进展、侵袭性霉菌感染的病理改变及诊断注意、心血管系统感染性疾病病理诊断、分子诊断在感染病理中的应用进展、EB病毒相关性消化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肺结核与肺癌的病理相关性及致病机制、MetaPath在感染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胃肠道感染性病变的病理诊断等内容。

其中,刘菲菲分享的“MetaPath在感染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在病原体精准诊断方面的创新之处,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其如何帮助医生更高效、准确地检测病原体,为感染病理诊断开辟新路径。

各位专家从病变特点、影像表现、分子病理技术等多个维度阐述不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点,形象生动、耐人寻味,既有学术沉淀的厚重,又迸发出创新思维的锋芒。

下午,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第二次读片会涵盖了多所知名医院提供的精彩病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李雪分享了“肺烟花征一例”,引发对肺部特殊影像学表现背后感染病因的探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段雪晶副研究员带来一例心脏移植病例的病理思考,分享了移植后可能的病理改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副主任医生常静带来“乙肝患者不同寻常的黄疸”病例,深入分析乙肝病程中黄疸异常的病理机制。

此外,北京医院刘周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郝美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赵艳丽、北京地坛医院陈佳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袁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张雪等医生依次呈现结肠溃疡、胃EB病毒阳性淋巴瘤、迁延不愈的皮肤窦道、蠕形螨引起的脓疱型毛囊炎,脑内病毒感染、鼻中隔特殊感染等病例,涉及多系统感染相关疑难病症,从病史采集、实验室检查到病理切片观察,全方位展示诊断思路与鉴别过程。

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主任朴颖实、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师晓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主任医师裴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病理科主任陈文等专家进行了精准点评,提出建设性意见,引导参会人员深入思考,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会议还评选出了3例优秀病例。

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学组组长车南颖主任进行总结,读片会借助病例的分享与研讨,深化了参会者对多系统感染疑难病症的认知。各医院间经验的互通有无,不仅拓宽了诊断思路,还促使诊断流程更加规范,进而全方位提升整体诊断水准。

此次会议在充实且富有深度的学术交流中圆满落下帷幕,为感染病理领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期待后续系列学术活动能延续这份精彩,持续助力感染病理学科不断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