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坛医院

工作动态

十佳青年医师 | 陈佳敏:镜下求真探寻病理踪迹,精益求精锚定诊疗航向

字号: + - 14
发布时间:2025-05-16 点击量:

为厚植青年医师成长沃土,在五四青年节前夕,北京地坛医院开展了第五届“十佳青年医师”主题教育推选活动。经过前期的推荐、资格认定、现场评选等阶段,十位青年医者脱颖而出,他们以青春为尺,丈量生命温度。小编将带您走近这些“青春医者”,聆听他们与疾病较量的故事,感受医者仁心与时代担当的交响。


陈佳敏

病理科主治医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

医院里,还有一群默默无闻支持医疗工作的“幕后英雄”,他们就是病理科医生。病理医生在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也被称为“医生中的医生”。12年来,陈佳敏从一名“病理小白”,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病理医生,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恪尽职守、竭诚奉献,为疾病的规范化病理诊断奉献自己的力量。

病理医生的工作常常是不为大众了解的。临床医生手术切除或者疑似有病变活检的组织,经病理医生全面检查,规范化处理,制成一张张玻璃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诊断,为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随着经验的积累,能独立诊断的疾病越来越多,她依然记得第一次通过针尖大的鼻腔活检标本诊断了十几岁孩子的鼻咽癌,患儿的母亲焦急的等到报告后失声痛哭;当她通过米粒大小胃肠镜组织诊断的炎症或者肿瘤的结果交给患者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冰冷的组织或者切片,每一份病理报告都是通往诊疗十字路口的导航图,承载了太多的信赖与责任。

2016年入职地坛医院病理科以来,她坚持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诊断能力,完成了肝脏病理和感染病理的专科培训。她坚持做一名“一线”病理医生,和患者面对面沟通病情,提供建议;来到患者床旁进行细针穿刺,以最小的损伤获取组织,辅助诊断。

病理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她始终保持紧迫感和不断学习的热情。2022年9月,应医院和科室的发展需要,她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病理科进行神经病理专项进修,师从国内著名的神经病理学专家,在学习期间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诊断思路和诊断方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回到科室后,她将前沿诊疗规范与分子技术相整合,提升了本院神经系统疾病病理诊断的规范性。在科主任和同事不断的关心和帮助下,她逐渐成长为一名有温度、有担当的病理医师,并被评为院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她作为二线复诊医师,负责发布术中冰冻报告,年均审核病理报告超4000份。

作为青年医师,她专注临床工作之余,承担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本科生教学任务。入职后以负责人或合作方负责人承担院内课题3项,参与国自然项目及省部级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4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篇。担任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工作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神经病理学组委员、中日医学科技交流协会病理检验医学会分会青年委员等。

随着地坛医院事业的蓬勃发展,陈佳敏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自我提升、茁壮成长。她以严谨的专业素养、不懈的精进精神,坚守医者初心,持续为患者为更精准、更专业的医疗保驾护航。